說實在的,寺廟並不在這次日月潭的行程計畫中,但因為旅遊護照中集五枚寺廟祈福章+兩枚店家消費章就可以兌換陶製的日月福神祈福佩飾,既來之,就順便走走吧!


 


  日月潭耶穌堂

  洋溢古典氣息的耶穌堂建築建於民國60年,早年是充滿神秘色彩的一座教堂,當年由總統蔣介石先生出資興建,並親自書寫堂額以為紀念,為先總統蔣公與夫人做禮拜使用,過去並不對外開放。隨著日月潭觀光發展,經過整修以後的耶穌堂,儘管建築物已近四十年歷史,仍然散發出莊嚴典雅的古建築味道,現每天對外開放參觀。


 


 


  面向日月潭的耶穌堂,屬於白色羅馬列柱式的建築風格充分展露歐式風情,外牆以土黃色為主,這讓我想起了今年年初澳門之旅中眾多教堂的色調,還有綠牆雙白柱的頂崗劇院的造型頗為相似,建築物周邊闢有庭園和植栽,景色十分優美迷人。


  建築內部陳設早年作為禮拜堂使用的耶穌堂,至今仍然保有教堂陳設,簡單精緻,素樸典雅,其中還有兩張蔣介石夫婦在禮拜時所坐的紅檜座椅。


 


 


龍鳳宮


  龍鳳宮奉祀北極玄天大帝、天上聖母、慚愧祖師。廟前的牌樓與左右的龍鳳立體雕塑造型的廟牆極為氣派。


 


 


進入到龍鳳宮內,門板上與其它廟門不同的是立體的龍鳳浮雕。


 


 


寺廟內香煙裊裊,頗有古意。


 


 


月下老人祠


  原在拉魯島上,921大地震傾倒之後,移往龍鳳宮重建。傳說戀愛中的情人到此共同祈願,分持紅絲帶兩端在月老前合影,就可以得到月老的祝福。


  此時正好見到兩位年輕女孩在這裡祈求姻緣,廟祝在旁指導~~舉香向月老稟報姓名、年齡、住址後擲筊,若取得聖筊(我想到這裡的人不取得聖筊是不會罷手的吧!),可抽取月老手上的紅線,放進紅包袋,向月老祈福過火,隨身攜帶或放在床頭,靜待姻緣~~好有趣,老婆說她也好想去求看看


 


 


玄奘寺


  建於西元1965年,前臨拉魯島,後依青龍山,地理風水稱該寺佔「青龍戲珠」寶地。廟分兩層,分別供奉玄奘舍利子與釋迦牟尼佛金身。


  玄奘為唐朝高僧,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取經,歷十餘年返國,著經綸六百五十餘部,與其弟子共譯75部,得1335卷,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卓著。


  中日戰爭期間,日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師的靈骨,供奉在日本琦玉縣慈恩寺,西元1955年,始迎靈骨回國,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,西元1965年11月,玄奘寺建成後,靈骨才遷迎入玄奘寺。


玄奘寺前是觀賞日月潭湖景的絕佳地點


 


 


文武廟


  位於日月潭北邊的山腰處,其由來與日月潭興建史有關~~西元1932年,日月潭建壩儲水後,當時潭畔有龍鳳宮,北吉巷有益化堂兩廟,有鑑於潭水過高將漫淹二廟,於是決議遷廟,在地方人士的奔走下,於西元1934年將兩廟合一,即為文武廟的前身。到了西元1969年文武廟重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格局。


  文武廟依山勢而築,愈後愈高,莊嚴雄偉,形勢陡峻。正門面臨環湖公路,為墨綠色大理石牌坊,正面書曰「文武廟」,左右分題「崇文」「重武」。


 


 


  廟的方位採「坐東向西」背山面湖,有盡攬江山的磅礡氣勢。主要建築為"一埕二庭三殿"的格局,台灣著名的寺廟大多採此佈局。


  進入廟埕視覺隨即被壯觀的前殿所吸引。前殿為樓閣式建築,主要作祭祀之用,故稱「拜殿」;樓閣稱「水雲宮」,祀奉文武廟開基諸神。


  正殿主祀武聖關羽,故名「武聖殿」,正殿位居全廟正中,是文武廟群築中最大的建築,高度達21公尺,為正方型的殿堂,此佈局乃是為彰顯關聖帝君的神威。在此參拜的中外人士絡繹不絕,不知與關帝君"主財"是否有關聯?


 


 


  後殿主祀孔子,名為「大成殿」,故依儒教古制構築,與前兩殿有諸多的不同,其特色是屋頂採用非常罕見的重檐廡殿式,是宮殿式建築的最高等級,以表徵孔子的至聖高貴。


  殿內供奉的是孔子年輕時的塑像,根據觀光護照內的說明,此塑像是原本供奉在北京紫禁城的複製銅鑄像。


 


 


  我們這一趟日月潭之行走的都是遊客不多的路線,直到玄光寺、玄奘寺和文武廟才見識到日月潭的高人氣,各國人士都有,還好我們不是虔誠信眾,找到寺廟章就快閃走人,否則真會遊性大減。


  最後回到水社商店街,找家麵店吃吃晚餐,約略晚上七點啟程回航,沒想到6號高速高路大塞車,回到家已經睡覺時間到了,感覺二天一夜的行程就屬開車回家最累~~但是,我們下次還要再來,日月潭實在是值得一來再來的好地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