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去年到黑部立山時,本來就打算到長野縣的松本城,可是這一段的交通很複雜,要換好幾種交通工具,我們的車停在富山縣,所以一定要原路回去取車,既費時又花錢,所以松本城就沒去成。


  今年完成租車訂房手續,開始蒐集細部行程資料時,老公就曾提議把松本排入,但是行程實在已經滿檔了,我們只好再次忍痛割愛。


  昨天旅程進入長野縣(清里之後都是),路標不時出現"松本"二字,老公三不五時就會詢問一下要不要去,導遊小姐盤算著,今天住在南方200多公里遠的飯田市,松本是在北方50公里外,當然不能去!所以故意忽視老公的明示暗示加碎碎念,不能讓半夜才check-in的情形發生!  


  可是行事一向光明磊落的天秤女,常常沒提防到忽然出招的天蠍男,就在下午2:30我們要離開霧濛濛的八島濕原時,掌握方向盤的天蠍男忽然說:"我們去松本城!"傻~~眼


  於是我們就靠著GPS大哥領路,結束蜿蜒的維納斯道路。誰知,整天陰雨的天氣,一離開維納斯就變得艷陽高照,太陽眼鏡終於派上用場了。一路下坡,繞得我頭昏耳鳴,下定決心,等一下遇到的第一個休息站一定要給他好好採買吃喝一番!


  這個休息站真不錯,賣的都是長野縣的當季水果,蘋果、水蜜桃、藍莓、櫻桃、草莓,都是我的最愛,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酒香,原來這個"山邊村"是巨峰葡萄的產地,老公到旁邊結實纍纍的葡萄園去照相,我也趕快抓緊時間去搶購一杯"soft ",以免不准我吃冰的老爺回來又要碎碎念了。葡萄口味的,好~~好吃喔~,到松本城真是個好提議!而且這一次我有記得要先拍照才能吃喔!


  


 


  老公告訴我非來這裡不可的原因:全日本中,只有12座古代的天守閣被保存下來,其他的都是後來重建的;這12座當中又只有2座是"五重"的木造天守,一座是列為世界遺產的"姬路城",就是ㄚ彭去度蜜月讚美不已的那座白色城堡(而且正逢櫻花盛開,實在太幸運了);另一座就是這一座走黑色陽剛路線的"松本城"。所以,這兩座城可說是日本天守閣的代表,古城中的古城,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地方。


  戰國時期,松本城叫做"深志城",是"小笠原氏"的城堡,後來武田信玄打敗小笠原,佔領此地,作為統治信濃地區的據點。


  1582年發生"本能寺之變",織田信長被部下刺殺身亡,小笠原趁亂收復了深志城,並且將其改名為"松本城"。


  1590年,豐臣秀吉統一天下,為了疏遠德川家康,所以將他移封到關東,松本城故意封給德川的叛臣"石川數正"。從此以後,石川數正和兒子石川康長全力經營松本城,建造了城堡和城下町,奠定松本城的規模。


  下午4:20我們終於抵達松本城前,4:30停止售票,5:00閉館,5:30最後一道城門關閉,票價每人400元(附中文簡介),特地跑這麼遠來怎能不進城?管他要多少錢,剩多少時間,趕緊衝進去就是了。


  紅色"埋橋"跨過護城河,整個松本城走黑色系列,所以當地人都稱之為"烏城"。


  


 

  黑色木造建築就是石川父子所建的三座天守:最高的是"天守",外表看起來是五層,其實內部共有六層,多出來的第三層外面看不見,所以最安全,打仗時武士可以集中在這裡,是防敵的秘密樓層。旁邊較矮的三重建築是"乾天守";中間凹下的部份是連接兩者的"渡櫓",天守閣的入口所在。

 

 

  我覺得奇怪的是最底層的木牆為什麼都間隔著凸出呢?從屋內看才知道:突出的木板和石牆之間設有"石落",如果敵人想攀牆登城,就從這裡丟石頭砸他,我想我可以守這裡!


  從外表可以看到黑色木牆上有很多方孔,從屋內近看就是長這樣,和之前在駿府城巽櫓東御門看到的一樣,都是軍事攻防用的"狹間",方形的是"槍砲狹間";長型的是"弓箭狹間"。


 


 


  天守二層:這一層的特色是窗戶多,光線足,東西南三面都是豎格子窗戶(武士窗),這一層樓是武士門待命的"武士溜",現在展示著一些槍砲古物。


  




  天守四樓是"御座之間",一旦有事就當作城主的居室(御座所),屋頂高敞,光線明亮,走書院建築路線,而且所有立柱都是用刨得又光又亮的高級檜木做成的,作工精細。



 


  天守五樓:這裡是重臣舉行作戰會議的地方,樓層特別高,所以通往六樓的樓梯特別多出一塊歇腳的平台,所以爬起來也比較不累。其他樓層的梯子差不多和小時候睡的雙層鐵床差不多,又窄又直,重點是每個人都要提著自己的鞋,體貼的我除了拿自己的"紐貝倫"之外,還幫攝影師拿他那雙GTX加黃金鞋底的登山鞋,呼,比爬富士山還累!所以我覺得以後要進松本天守閣,還是穿拖鞋或涼鞋比較方便!



 


  天守六層:瞭望樓,眺望四周,觀察敵情的地方,四面窗上都掛著山岳對照說明圖。屋頂是"井"字屋樑,供奉著松本城的守護神"二十六夜神",


 


 


  往下俯瞰,綠色草皮是本丸遺跡,是當時城主住所和政治中心,但是,1727年燒燬,就不曾重建,行政中心遷到"二之丸",一直到江戶幕府結束,後來,二之丸也只剩遺跡了。


  往下看到好多可愛的小朋友穿著傳統服裝,拿著旗子,不知是什麼慶典活動呢?


 


 


  參觀路線轉入另一側的兩間建築:位在天守東南方(辰巳)的"辰巳附櫓",和四周有朱漆迴廊的"月見櫓",都是太平盛世時增蓋的建物,外型比較閒逸而有變化。


  "月見櫓"是為了賞月而建造的望樓,推開拉門(舞良戶),室外風光一覽無疑了,和石川父子建造的三座天守完全不同風格。


 




  明治時代打破舊思想的浪潮之下,松本城的天守慘遭被賣、被破壞。"市川量造"(左)克服萬難,"買"回天守閣,才保住這一座難得的古蹟。


  可是,後來天守閣仍日益荒廢,有倒塌之虞,松本中學校長"小林有也"於是成立"保存會",花了12年完成"明治大修繕",真是感謝這兩位有遠見的有志之士,我們今天才能快樂充實地參觀這座歷史古城。


 


 


黑門:古城的正門



 


  太鼓門:二之丸遺跡的門戶,石牆外加建出來的平台叫做"太鼓樓",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,這裡就要負起發送信號的任務。


  


 


  時間還沒5:30,但是我們不知道一出太鼓門就無法再進松本城內了,所以提前結束松本城之旅,在護城外仔細觀賞著另一面的松本城,由左至右,依序是埋橋、五重天守、辰巳附櫓、月見櫓。第二、三層天守閣分別有"千鳥破風"和"破唐風"造型。


 


 


全景,若是櫻花盛開,應該也是很美的吧!


  


 


乾天守閣、渡櫓、五重天守,這一面三樓也有"千鳥破風"造型。


 


 


  松本城的對面就是"松本神社",今天正好有迎神廟會,非常熱鬧,剛才從天守閣上看見的小朋友就是正要去參加祭典,現在祭典結束了,人潮都聚集在神社四周的攤販區,和台灣的慶典很像,只是乾淨多了。


  


 


  看看天色還早,我們向著路上寫著的兩個古蹟走去。和神社距離不到五分鐘,可是學區的文教氣息完全不同,我們就此告別松本城,往南趕路去了。


 


 


決定走高速公路節省時間,選擇了途中有SA的"駒之岳道之驛"吃晚餐(2000円),飯後在休息站散步,欣賞山下夜景。


 


 


  晚上8:30就抵達豪華的"飯田Hotel New Silk",要不是有GPS一再提醒,我們還真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落腳地,外表看起來實在太氣派了,不像是我們住的起的樣子。進了房間,我們以為只有140cm寬的"semidouble-bed",可是床很大,而且羽絨被、液晶電視、無線上網、有大風呂(公共溫泉),兩人一夜八千円,這一夜的住宿真是訂得大大成功,東橫inn顯得又小又貴,完全被比下去了。



 


  隔天一早補照外觀,對面還有飯店加結婚教堂,教堂在半空中蠻特別的,從婚禮到宴客、住宿一手包辦,真是有夠會做生意!


 


 


  相關連結:阿彭夫妻的姬路城賞櫻花http://blog.yam.com/luxxon/article/21879924好漂亮!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Grizzly bear 的頭像
Grizzly bear

僑愛又一村

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