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獨一無二的泥炭土活盆地


  頭社盆地這裡的地質非常特殊,盆地下方的土壤是歷經數千年生長和淤積的水草腐化而成的,但是沼澤環境中有機物不易分解,所以形成這裡特有的"泥炭土溼地",這些現象仍不斷進行中,所以稱之為"活盆地",台大地理系和日本九州大學(SY夫妻的母校)曾經一起合作研究這塊特別的地貌。


  投62線道過了"阿薩姆紅茶冰淇淋"對面的涼亭不久,我們在路旁停車,往對面小路探險去。繞過民宿小屋之後,前方是中間搭著棚子的鄉間小道,小路四周搭滿了絲瓜棚,棚架上的絲瓜藤大部分都枯萎了。


  看了旅遊摺頁介紹,才知道這裡的"頭社絲瓜"是有品牌認證的在地名產,這裡的瓜農實施"無農藥"栽種,採人工分級包裝,除了獨特的絲瓜料理之外,還研發出絲瓜面膜、絲瓜洗面露,並且用絲瓜布做成拖鞋、帽子、藝術品,台灣農業技術真的很厲害。


 


 


  小路的終點是"下陷生態池",清澈的水質,悠閒的環境,彷彿來到世外桃源,爺爺帶著兩個孫子在這裡釣魚,好棒的童年生活,我們也坐在池邊享受午後的寧靜!


  


 


繼續向前走,木棧道接往"頭社大排",四周是廣闊的田園景致。


 


 


  我們沿著溪流散步,好美,好靜,好想住下來!耳邊不時傳來雞鳴聲,老公及時提醒:如果真的住在這裡,你會嚇死,真討厭!


 


 


大排水邊和後尖山山下略微枯黃的樹種是這裡特有的"水社柳",由鄉間小路遠望已顯出秋意。


 


 


活盆地~曼波田~水床體驗


  回到車上,往前開一小段距離,看到這個"活盆地"的指標,再次停車,鄉間小吃的老闆建議我們租雨鞋,每雙20元,我們穿的是高筒防水的登山鞋,所以錢就省下來了,這個好玩哦!



 


從路口的壁畫彩繪可以知道這裡也是絲瓜產區,但是這個季節結實纍纍的倒是香甜美味的"百香果"。


 


 


  走進"曼波田",真的就像走在水床上一樣,記得要踏在木板的中央,才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,身陷泥淖中。我們腳下踏的就是還繼續沉積生長著的"活泥炭土",所以稱這裡是"活盆地",台灣唯一的哦!


 


 


小小一圈的木板道,來此體驗的遊客絡繹不絕。



 


 


  曼波田往上走是"紅木農場",我們沿著農場觀景台往木棧道走去,高聳的"落羽松"夾道排列,一路上只有我們兩個遊客,甚是幽靜。


 


 


  棧道旁邊的水池裡長滿"大萍",還漂著好多浮木,步道的盡頭是野薑花田,花香中欣賞夕陽,這是第一次,不一樣的浪漫!


 


 


  離開頭社村時,沿著馬路上坡,正好捕捉到這幅倦鳥歸巢的景象,滿植檳榔樹的頭社盆地其實是個處處驚奇的福地洞天。在"夕陽在山,滿天紅霞"的美景中,我們正式告別頭社村,下次我們打算直接住在村子裡,騎著單車悠遊,盡享鄉居生活的逍遙自在。


 


  


明天我們還要來這裡看看台灣最迷你的水庫~~頭社水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