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說真話,自從開放陸客來台之後,有一點不想來日月潭,因為我們都很怕人擠人排隊照相的觀光人潮。


  但是房間都訂到了,還是去和陸客擠一擠吧!行動派的老公開始認真尋找日月潭附近的"小百岳",發現有兩座,其中"後尖山"位在頭社村裡,於是我們計畫在第一天體力最佳的時候先完成這一座小百岳。


  老公查的資料說:走"投62"線沿著指標走就會抵達,可是我們卻迷路了,但是卻意外發現一個完全沒有觀光味、老厝邊坐著老人家、人車稀少的小村落~~頭社村。



 


  迷路失望之餘,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正午時分,飢腸轆轆,於是就近在21號道69KM附近一家不起眼的"鄉村小吃"解決午餐,要走進去之前,還真有點猶豫。


 


 


  牆上貼著琳瑯滿目的菜名,我們點了寫著招牌菜的"魯肉筍干"和炒青菜,老闆看我們只有兩個人,刻意幫我們份量減少,老闆誠懇的態度,之前的擔心漸漸消除,吃了覺得很有家裡的味道,不像一般餐館口味較重,很舒服爽口,這一餐我們點了三碗飯,190元大洋就吃得飽飽!


 


 


  離開時,老闆拿著一張旅遊摺頁給我們,還仔細介紹說明附近好玩的景點,非常熱心周到,我們吃飽之後,就按照老闆的指示,轉入店旁邊有新塑石雕的路口,沿著"武登社區"的指標走,路口牆邊不斷出現顏色鮮豔的壁畫,往前不遠就看到"後尖山步道"的指示牌。


 


 


  這個小小村落在民國98年舉行國際壁畫彩繪,是全台第一個以當地早期生活為主題的壁畫彩繪村,古厝上,矮牆邊,石坡上都畫著活潑生動的農村景致,想起加西度蜜月的"茜美那斯",所以我們說這裡是台灣的茜美那斯


  這兩幅原住民題材的壁畫特別吸引我們的目光


 


 


  第一區壁畫群:棉仔園壁畫區~~位在"阿嬤洗衣場"對面,洗衣的婦人還特別抬頭問候我們,覺得這裡的人都很古意和善;村莊入口一面馬賽克風格的彩繪壁畫非常特別,我一直以為地上的木盆是真的,畫得真好。


 


 


  走進窄小的村落裡,雞犬相聞,安閒恬靜的生活步調,感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,只要有牆就有壁畫,畫的都是農耕生活。


      


 


  三聖宮是這裡的信仰中心,供奉"三山國王",民國58年竣工,故蔣經國總統曾兩度造訪參拜,我們看到很多遊覽車特別進來這條小路放人上廁所。


 


 


 


廟前戲台旁邊一台巨大的碾米機,第一次見到,我們非常好奇,研究觀察好久。


 


 


  廟旁就是托兒所,托兒所門口一幅農夫和水牛忙著犁田翻土的壁畫,先把碎石拼貼好,再上色彩繪,和棉仔園入口那一幅的手法相同。


 


  馬路邊一幅迎神轎的熱鬧畫面,我們用了三張照片才接成~~轎夫赤腳踩鞭炮,和上面一幅等著買"枝仔冰"的小朋友被嚇得掩耳要媽媽秀秀的是連在一起的,畫得非常生動傳神。


 


 


  再往前開一小段路看到一座涼亭,對面有一家賣"阿薩姆紅茶冰淇淋"的店,後面有一顆"杵音石",我們並沒有走過去看,倒是這附近又有幾幅漂亮的壁畫吸引我們。


 


 


這兩幅分別畫出"日月潭"和"頭社盆地"的全景,老公非常喜歡日月潭這一幅的繪畫手法。


 


 


  第二區是三合院壁畫區,必須穿過"21甲",進入窄小的社區中.這裡的壁畫以溪流潭景為主,所以大多是船隻漁獵的圖畫,和"棉仔園"那裡以稻作農耕為主的風格截然不同。


         


 


  最後一區在頭社國小:校外圍牆邊四幅可愛的昆蟲畫非常吸睛;司令台是大大的書本,我很喜歡這種畫中書的表達方式。


 


 


操場旁圍繞著色彩繽紛的壁畫,下課後精采有趣的農村遊戲正要開始~~


首先把鞋脫了,掛脖子上,加入捉蜻蜓、滾圈圈的行列;接著,敲鑼、放炮、拿竹竿幫忙趕小鳥;


 


 


休耕時,到田裡抓泥鰍



 


夕陽西下,爸媽農忙回來,玩耍的孩子們也要乖乖回家吃晚飯了!



 


  校園中最特別的這座鐘塔,是日本和台灣扶輪社合作25年的紀念建築,建在這裡純粹因為被這裡的美好風景所吸引;校園另一個角落有一泓小小的水池,可愛的"台灣萍蓬草"現在正綻放著黃色小花


 


頭社這裡好玩的地方多著呢,彩繪村只是其中的特色之一,其他的,之後再慢慢說!待續......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Grizzly bear 的頭像
Grizzly bear

僑愛又一村

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