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好不容易到花蓮一趟,不蒐集幾個小百岳三角點豈不是白走一遭嗎?找找資料,太魯閣國家公園裡就有兩座~~祖輪山、立霧山~~一天一座,外加第三天走錐麓天空步道,每天都有斬獲。這次的行程我們可是有備而來,充滿期待的喲!


  網路上說花蓮祖輪山一路陡上,爬起來又累又單調,不是很容易親近,所以知名度也不高。


  另外,我們從登山補給站查到兩個人的紀錄,都是來回大約三個小時就完成,看起來不比我們走過的幾座小百岳困難。


  原則上必須是一天之內可以往返的郊山,步道長度在16公里以內、坡度適中、可及性高、交通方便、步道狀況良好的才能名列"小百岳",我們走了一些台灣西部的小百岳,都覺得足以負荷,因此完全不把網路的評語放在心上,而且夜郎自大地以為自己和登山補給站的高手一樣厲害,第一天一抵達太魯閣,就毫不停留地直奔中橫163.4Km的"迴頭彎"。


  但是這一次的經驗告訴我:沒有三兩三,別上祖輪山,這種身穿短褲短袖,手無寸鐵,卻要披荊斬棘,開山闢路,最後落得全身傷痕累累的經驗,一輩子一次就夠了!


*     *     *     *     *


  一大清早,六點不到,我們就迎著晨曦,沿著國道三號,向北宜高速公路開去,極力爭取時間,避開雪隧的塞車車陣,發現我們兩個年紀越大,玩得越拚命!


 


 


  果然一路順暢,七點左右就在朝霧蒸騰中抵達蘇澳,享用早餐,並且準備好午餐,向海天一色的蘇花公路前進,九點左右就看到清水斷崖了.


 


 


  十點半左右在"迴頭彎"停好車,正好看到救護車飛奔而來,步道裡抬出一位上身赤裸,昏迷失溫的原住民,遊客紛紛詢問我們是怎麼回事,我們一點也不好奇,因為我們急著上山,所以背著飯糰、2300c.c.的水,出發去了!


 


 


  一開始0.4Km是沿著山壁開鑿的水泥路,平緩好走,一邊是山壁,一邊是深邃的"大沙溪"(立霧溪上游支流)的峽谷,景色很美。


 


 


"清溪吊橋",橋上可以俯瞰立霧溪上游的兩條支流"大沙溪"和"小瓦黑爾溪"在此匯流。


 


 


  又走了1Km之後,走過跨越"陶塞溪"的"九梅吊橋",因為附近種了九棵梅樹而得名,現在不是花季,而且我們忙著趕路,所以沒注意到半棵梅樹;花蓮的天空好藍,好美,可是太陽也好毒辣!


 


 


  蓮花池步道過了九梅吊橋之後,就開始連續不斷的爬梯上坡,一路之字而上,走得我們氣喘噓噓,唯一慶幸的是沿途都有樹蔭,不然我應該想要打道回府了!


 


 


這樣平坦的山徑既短暫又難得


 


 


偶爾休息一下,欣賞大自然,看著自己快要和山一樣高了,就覺得沒那麼累,願意繼續走下去了。


 


 


稜線上的平台--角階地形


  對岸陡峻的山邊,出現一片平坦的平台,海拔1303公尺,正好位在"大沙溪"和"小瓦黑爾溪"會流處的上方,這兩條溪曾經流過平台這裡,溪水夾帶大量的砂礫,堆積在兩溪會流的夾角處,河水持續向下侵蝕,加上地殼不斷向上抬升的作用,長年累月就形成這一片高懸的"角階地形"。


  這片"角階"與河谷的落差高達500公尺以上,表示這是一塊古老的角階,訴說著溪水強大侵蝕力量與地殼快速隆起的故事。


  平坦的角階提供耕種與居住的好環境,太魯閣族人曾在這裡建立"旁給楊Bunkran"部落,如今已遷離此地。



 


  過了角階平台之後,一路平坦,走起來非常舒服,沿途陪伴我們的灰白光禿山頭近在眼前,想起美國的Great Teton(三乳房山)。


 


 


蓮花池


  海拔1180公尺,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天然淨水域,日治時期太魯閣族人稱之為"天潭Gsilung",後來因為池中開滿布袋蓮,所以更名為"蓮花池"。


  平緩的蓮花池谷地,太魯閣族人曾在這裡建立"沙瓦蘇魯"部落;中橫開通後,退輔會安排榮民在此開墾耕種,形成聚落,蔬菜與溫帶果樹是這裡的主要作物,步道與索道是榮民對外交通與運輸農產品的路徑,蓮花池儼然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地。


  隨著榮民逐漸老去,陸續遷移下山,人口日益減少,如今已無人在此居住,昔日耕地已逐漸荒廢。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徵收農地,交還給大自然經營,慢慢恢復自然狀態。當人遠離這裡時,大自然便展現無線生機,這兒成為野生動物經常出沒活動的地方。


  看到蓮花池時,就覺得剛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!旁邊就是我們等一下要征服的"祖輪山"。我們努力尋覓,看看有沒有水鹿在池邊喝水?可惜無緣!


 


 


  這裡非常安靜,有遠處傳裡的山羌叫聲,還有不絕於耳的蟬鳴聲,彷彿人間仙境。雖然杳無人煙,但是成排的櫻花樹,還有小巧的天主堂,都在隱隱訴說著過去的故事。


 


 


  路上有幾排簡陋的白色建築物屬於國家公園所有,2006年完成土地徵收之後,經過一段時間的墾植復育,這裡成為山鳥、野豬、山羌、猴子活動的地方,公園管理處希望將這裡規劃為環境教育的生態據點。


  最後一棟18號房舍今天有義工駐守,我們在這裡遇到大概十個遊客,其中兩位老外,是美國密蘇里大學颱風研究所研究生,後來他們也去登祖輪山。


 


 


  蓮池18號走到底,後方空地出現登山條,隱約的小徑就是祖輪山登山口(12:30),首先經過宿舍的水塔,路徑若有似無。


 


 


接著進入竹林,才走十分鐘,我已經一臉狼狽,下山之後,從老公拍的照片裡才知道自己曾經經過這片修竹美景。


 


 


  因為這裡都是上坡,而且土質很鬆,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乾燥竹葉,人會往下溜,腳下不時還有倒竹、野豬洞出現,真的是步步為營,光注意腳下地上就已應接不暇了,哪裡還有閒情抬頭欣賞修竹美景?


 


 


休息一下,欣賞路邊美麗的小花,俯瞰蓮花池和群山,之後就無心也無暇欣賞了。


 


 


  因為登山條很稀疏,我們沒有GPS指引,也沒有地圖指北針,老公只好先四處探路,確定看到登山條之後,再回來叫我,真的很辛苦,而且走起來心裡很不踏實。


  途中經過無數的倒木,不是要彎腰鑽過,就是要跨欄前進,更討厭的是好不容易走過了,卻發現路徑不對,不得不原路退回,重新找路;而且地上野豬洞.樹根洞各種大洞小洞隱藏在草叢中,一不小心就會踩空,必須先用登山杖試試看才能跨出下一步,速度非常緩慢。


 


 


  麻煩的還不只這些,野草長得又高又密,而且到處都是刺人的懸鈎子,不然就是割人的芒草,我們身穿短袖短褲,沒有手套長褲頭套圍巾保護皮膚,也沒有鐮刀鏟子可以除草,所以全身上下到處都有割痕傷口,有幾次沮喪地討論:要不要回頭?


 


 


身上又臭又髒,艷陽一照,全身刺痛,可是一見到如此開闊的景色,就禁不住山頂熱情的呼喚,繼續走下去!


 


 


  又遇倒木,還有山羌糞堆,遠處傳來牠那狗叫似的聲音,旁邊還有正在享用大餐的"推糞金龜",被我們打擾,一定氣得一肚子大便


 


 


   祖輪山,標高1599公尺,小百岳編號#086,三等三角點6363號基石,另外還有一顆台電007號三角點,一般腳程大約2小時可以登頂,可是我們感覺好像走了一個世紀才到達,沒想到事實上只花了兩個半鐘頭(15:00),實在是一路上狀況太多,心理因素所致,一度以為我們會迷失在花蓮山中,到不了山頂,所以看到這小小矮矮的石樁出現在眼前,一時之間還不太敢置信,真是喜出望外,萬分珍惜,感動得快哭了。


 


 


  山頂視野開闊,原本應該展望不錯,可惜另外一側早已雲霧繚繞,只看見白茫茫一片;這一側雖然雲層越聚越多,但是青山配上藍天白雲的大塊豪氣構圖,非常壯美,覺得不虛此行。


 


 


  原本一路緊跟在後的兩位外國人後來不見蹤影了,下山時,在半山腰遇到兩位志工正要上山,才知道其中一位外國人被蜂螫,腳上多處紅腫,因此急忙下山。


  我才因此想起上山時,我們在某處山坡迷路,老公四處打探,我留在原處等待,一隻褐色黃臉的昆蟲(後來才知是"土蜂")在我的手臂上一路爬行,我一動不動地任牠騷擾,深怕萬一激怒了牠,會作出對我不利的事;也不敢驚聲尖叫,老公聽到一定會緊張奔回,這裡路況那麼差,萬一不慎跌傷,甚至摔落山谷,那可不是這隻小昆蟲的傷害可以相提並論的,只好相應不理,冷靜以對,等牠玩夠自然會飛走告別的。


  過沒多久,又來了兩隻身體毛茸茸的小蜜蜂停在我的掌背,我用相同的方式應對,平安過關,真的好險啊!


  原來路上的危機不只是鬆土坡、野豬洞、芒草巷、荊棘路、倒木堆,還有蜜蜂大軍,雖然一路驚險,我們仍然趕在落日時分通過"九梅吊橋",欣賞著黃昏暮色,(18:00)回到迴頭彎的愛車上,結束應該不會再來的難忘行程。


 


 


  今天總行程:共計7小時30分鐘(10:30--18:00)


  蓮花池步道:來回共計3小時20分鐘


     去程--2小時(迴頭彎--30分鐘--九梅吊橋--60分鐘--角階台地--10分鐘--蓮花池--20分鐘--祖輪山登山口);


     回程--1小時20分鐘(祖輪山登山口--50分鐘--九梅吊橋--30分鐘--迴頭彎)。


  祖輪山:共計4小時10分鐘(上山--2小時30分鐘;下山--1小時40分鐘)


  回到車上,第一件事就是灌水,兩人只帶2300c.c.開水快把我們渴死了;接下來是換下沉重的登山鞋,整個人舒服了一半;接下來打電話給民宿老闆,尚未謀面,但是他親切的問候已經讓我們感受到重回人境的溫暖;最後就是下山充電吃飯,新城鎮,我們來了!


  花蓮第一天就來個這麼有挑戰性的小百岳,我們低估了它的難度,首日的行程共走了快八個小時,已經讓我們兩人兩腿抽筋,腳趾腫痛,膝蓋酸疼,還好,我們已經預先準備好了酸痛藥膏,希望明天的立霧山之行可以漸入佳境!


  參考資料:


  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連結:http://www.taroko.gov.tw/zhTW/Content.aspx?tm=1&mm=6&sm=1&page=1#up


  登山補給站:http://www.keepon.com.tw/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