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一整個月幾乎都宅在家裡整理澳門的照片,好不容易終於完工,這個星期無論如何都要出去透透氣,走出戶外讓我們看桐花去!


  今天雖然是五一勞動節,可是早上老公還要值班,等到他中午下班吃飽飯之後,就開始了我們的賞桐亂亂走行程。


打鐵寮古道旁小徑~稀少


  原本要往大芁芎古道去的,可是大塞車,遠遠看見打鐵寮方向的山頭一片白茫茫,所以乾脆就彎進往打鐵寮的巷子裡.過了三座古橋之後,進入古道,可是油桐花叢卻是在相反方向,於是我們在古道入口就岔入左側山徑。


 


 


爬了一小段山路之後,地上出現很大的絕緣礙子,然後眼前出現龐然大物~高壓電塔。


 


 


  原本以為小徑到此結束,沒想到後面的山路處理得很平整,所以充滿期待地繼續往上走.可是結果非常失望,油桐花稀稀疏疏,而且已經乾枯,走沒多久就沒路了,只好下山。


 


 


  全程只有一朵比較漂亮,有一點不甘心,於是又嘗試著尋找其他的油桐花小徑,草叢裡搜尋了一會兒,失敗,駐足欣賞一下山頭茂盛的油桐花之後,還是離開打鐵寮吧!


 


 


大芁芎古道O型路線~多,但是賞花請早


  桃園賞桐最有名的兩個景點:一個是我們常去的龍潭小粗坑步道,另一個是大溪大芁芎古道,這一條古道我們曾經騎單車經過,但是只爬了一小段,來賞油桐的經驗更是零,所以今天趕緊把握油桐花滿開的日子,跟著大家來朝聖一下吧!


  從打鐵寮出來之後,沒想到車潮已經散了,過了神牛區,繼續往慈湖方向走,在中油加油站前右轉進入巷子,跟著"香光山寺"指標走,鄉間小路上,附近都是老舊的三合院土角厝,公車站名叫做"頭寮城",左側出現彩色高樓的依托邦社區,社區管理室裡傳來午後悠揚的胡琴聲,門口有一棵花開得很漂亮的油桐樹。


 


 


  繼續前行,公車站名叫做"竹篙厝",開車族最好在此停車,因為之後的道路很窄,不好會車,散步前往古道比較愜意,途中除了可以遠眺滿山的油桐花海之外,還可以看到有名的"水中土地公廟",只是現在觀景台上堆放著許多裝著發酵飼料的麵粉袋,又臭又是蒼蠅,有點煞風景就是了!


 


 


  頭寮大池,是座灌溉蓄水池,原本為頭寮溜池,民國56年經桃園縣農田水利會擴大整建,形成今天廣達19公頃的頭寮大埤,和牛角南埤、過龍脈埤、新埤及白石埤等埤塘連結,負有灌溉整個三層地區的農作的重任。


  埤崙土地公是頭寮地區的開庄土地公,當年要建頭寮大埤時,村民特別蓋了座華美的福昌宮,要請埤崙土地公搬家,但就是不肯答應。後來,村民和土地公達成共識,保留土地公廟,施工單位在頭寮大池中央以水泥建成了一座圓形的人工島,古樸的土地公祠,幾棵大樹,被池水環繞,從此被改叫"水中土地公"。


  這一區規劃有自行車道,我們2006年曾來騎過一圈,車子少,沿線風景古蹟都不錯,可是會經過養雞場,空氣中瀰漫著很濃的雞味,我非常害怕,所以從此之後就不願意再來這裡騎車了。


 


 


  進入林道之後,彷彿走進天然的冷氣房,30度的高溫瞬間變得陰涼舒爽,雖然已經下午四點多,上山的人仍然絡繹不絕,大部分應該都是和我們一樣來賞桐花湊熱鬧的吧!


 


 


  這一條路線桐花果然很多,但是因為傍晚才到,落花要不是已經被人踩爛,變成一點一點半透明的,要不就是已經乾枯縮水,變的很小很醜,整體而言不太有美感,只有路邊或樹叢下還稍微有一點可看性。


 


 


  處處可見路人把新鮮落花裝進塑膠袋,要不就是自備鐵絲串成花環,難怪路上鮮花不多;偶而出現將花朵排成各種的形狀,心型是最常見的,我猜這是一對小情侶的作品!



 


  走沒多久,我們就左轉往福安古礦坑的叉路走,一轉過來就看到這間高高在上的小廟,爬上去近看才知道裡面供奉的是一顆石頭公,我們本來以為離開古道就可以遠離人潮,沒想到人還是一樣多。


 


 


  這條路線都是泥土山徑,我們繼續往前走,很快就又遇到叉路,往左可以下山通往頭寮大池和福安古礦坑,我們往右上坡,可以接回大芁芎古道。


 


 


  一路都是濃蔭遮蔽,應該很涼快才對,可是我們仍然爬得全身臭汗,好不容易出現一塊空曠地,展望不錯,除了可以近距離看到滿山雪白色桐花之外,還能俯瞰頭寮大池和依托邦社區。


 


 


古道最高點,山路四通八達,我們選擇往觀景台方向前進,走沒幾步就遇到"溪石亭"這個休息區.


 


 


  繼續向上爬了大概20分,途中經過一座高壓電塔,終於到了"觀景台"。


 


 


  觀景台正前方就是一株盛開的油桐花,往下俯瞰大漢溪河谷還有剛才走過的依托邦社區頭寮大池,還有水中土地公,視野很好,只是都變得好小!


 


 


  此時已經夕陽在山,趁著天色還亮,我們趕緊下山,這次過了溪石亭之後不久,就往古道階梯下山。小小的山徑有長滿青苔的石階,也有木條搭的新階梯,石階很滑要小心行走,所以大家都走木梯!


 


 


古道沿路油桐落英繽紛,配上綠色青苔,深色石階,非常漂亮有韻味,不愧是桃園地區的賞桐名勝。


 


  以今天的經驗來說,賞桐花的最佳路線應該就在古道爬上最高點,再走頭寮大池方向下山這一段O型路線,往觀景台這一段幾乎沒有桐花,可以直接省略。


  今天我們看得意猶未盡,決定明天一早再來一趟,再欣賞一次新鮮桐花鋪滿小徑的美景。趁著我們去吃晚餐的空檔,就放幾張新鮮落花的特寫吧!


 


 


崑崙藥用植物園賞螢火蟲


  我們本來打算還要去小粗坑走一走的,可是時間不夠,但是我們仍然往龍潭方向前進,因為晚上要去崑崙藥用植物園賞螢火蟲(和小粗坑路線相近)。


  週六晚上賞螢人潮真是多,吵得不得了,好笑的是這些賞螢的人們一路開車呼嘯進入園區內,看到我們兩個在黑暗中停留,才熄火關燈,然後大聲詢問我們賞螢情報~螢火蟲都被你們嚇光了還問什麼問!沒有常識也要看電視,真不知道很多人的腳是長來做什麼的,不想走路就不要來湊熱鬧,好幾次我們都覺得快要被車子撞上了,到這裡看了那麼多年的螢火蟲,這一次真的賞到有一點火大,台灣有很多父母完全是在做負面教育。


  我們在閃避車輛、等待人潮散去之後,終於看到溪邊草旁出現許多好像點上霓虹燈的閃閃螢火,非常漂亮。


 


 


來段影片,聽聽夏夜的聲音,可別看得睡著或是脫窗了喔!





 


  今天的經驗是:賞桐要越早越好;賞螢則要避開剛吃飽飯的時間,不然會變成像在荒郊野外逛夜市的神經病,非常掃興,還有,記得穿件薄外套。


 


  來到小粗坑,我們喜歡到龍潭民族路上用餐(從石門水庫方向走3乙過來的話,左轉是進入小粗坑和崑崙藥用植物園的小路,斜對面右轉的小路就是民族路,剛開始是山路,繼續往前,就會進入夾道的住宅),路邊就有很多小吃店,找一家人多的店進去,我們覺得都還不錯,而且物美價廉,不必去粗坑窯花貴貴錢附庸風雅,也不必去龍潭市區兜一圈再繞回來,耗費時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