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13日周五晚上8:30抵達名古屋機場,帶著準備齊全的露營用品前往預定好的馬自達取車,完成手續時已經9:30,原本用google衛星地圖搜尋到豐田區有露營地,打算當晚就在此打尖,可是摸黑抵達時竟然場地封鎖,最後只好就近找家旅館投宿,溝通不良的櫃檯先生竟給我們4間單人房,我們就分隔4處過了第一夜。(每間五千)


    

14日週六清晨的日本街道很寧靜,很乾淨,但是學生們還是早早出門上學去,和台灣的學生ㄧ樣辛苦。



  


  我們先去買了全日本地圖和炊事瓦斯罐之後,就出發前往今天預定的目的地"中山道"。


  話說德川家康統一全國後,開始著手整修道路 ,以江戶為起點,一共修築了五條道路,"中山道"是其中延伸到京都的三条大橋的一條,全長540公里 ,沿途設置多處驛宿,供諸侯大名、皇室貴族、武士、商旅、庶民、腳伕落腳過夜。我們走的這一段屬於中山道的中段,叫"木曾路",是指木曾川沿線的11個驛站聚落。


  第一站是"落合宿",這裡原本不在我們停留計畫中,只是實際路程比預定的遠多了,所以在這裡稍作休息,發現是ㄧ個不錯的地方,雖然很多房子都翻新了,仍嗅得出古老的風味。


    


這間老房子叫" 夜明け前の稲葉屋 ",好像有個重要人物在此出生,另一個是"善昌寺"。


 


  


  這裡是"落合宿本陣跡","本陣"是指高級飯店,設備齊全,只供皇室、貴族、大名、特使入住。原來的建築層遭大火延燒,大門是加賀藩的災後慰問所贈,明治天皇下榻於此,有石碑為證。


  


 


除了有老街風情之外,這裡還有恬靜的田園風光,時間在這裡彷彿停止了。


 


  


  好奇的是這裡的農家門前都掛著洋蔥,好特別!另外,墳墓ㄧ點也不陰森,有各種可愛的形狀,我很喜歡這裡......的墳墓。


 


 


第二個景點是"馬籠宿"


 


 


這裡有兩個特色:其一當時這裡屬於高級飯店區,是高官停留的地方,佈置比較雅緻;


 


 


ㄧ是建在坡道上,視野佳


 


 


但是容易發生火災,救火不易,所以沿途有很多救火設施.例如:消防桶和水車.


 


 


現在所見大部分是重建的假古蹟,原來的真古蹟幾乎都遭祝融了,只有兩側的石版道是真古蹟.



 


這裡的名產:"五平餅",就是烤年糕,我們滿心期待地買來品嘗看看,從表情可以知道滋味如何.


 


 


四個文盲加聾啞人士不知道這是什麼約定,是早期的生活公約?法律?我們非常好奇,研究了很久.



 


古道旁常發現一些斑駁模糊的小石刻神像,神韻都作得很卡哇伊.這一對土地公公和婆婆看起來很恩愛喔!



 


天快黑了,我們到達中山策的最高點--馬籠嶺,只是前人徒步,我們以汽車代步.


 


 


  開始找今天的露營地,地圖中有畫帳篷標示又最接近馬路的地方--田立之瀧,沒想到被地圖騙了,入口在公路旁,但是進去還要開好遠,路又很小,好不容易到了,竟然是廢棄封鎖,進退兩難又缺水缺電又斷糧的情況下,我們仍然在此紮營,這是我們唯一一次露營.



 


  16日是星期天,我們起了個大早,收好帳篷,就往"妻籠宿"前進,這裡保存完整,而且腹地大,沒有遊客,只有當地居民和我們4人,感覺很棒.


       


 


經過好多寺廟,有稻荷神社和妙心寺,不知道這些廟有何差別,外國人來逛台灣的廟宇大概也會這樣吧!


    


 


有不知名的小廟和祭拜鳥獸的地方


 


 


還有百年老校:妻籠國小,我們很喜歡校園中的雕像,有負笈苦學的莘莘學子和眺望遠方的同學.


   


 


老街上的商店前總是豎著好多捲簾,是遮陽用的嗎?我們非常好奇.


 


 


門前一些特別的裝飾品,例如馬蹄草鞋,和接雨水的吊飾,還有晴天娃娃,另外燕子也好多.


   


 


還有天皇下榻處和土藏


 


 


最後走到河邊的"上嵯峨屋"ㄧ帶,更有古意.


 


 


最後,回到河邊,遊客愈來愈多,商店也開張了,結束我們"中山道"走馬看花之旅.


 


 


往下一個令人期待的地方--"奧飛驒國家公園"出發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Grizzly bear 的頭像
Grizzly bear

僑愛又一村

Grizzly 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